两个地区都是白茶核心原产地,福鼎称北路白茶,世界杯正规买球app政和称南路(西路)白茶,福鼎名气更大,政和名气略小。有句话叫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建,这两句基本大家无异议,但福建白茶在(),这道填空题的争论就很多了。
比如说:点头坐拥最大的白茶交易市场,喊出了“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白茶在点头”的口号;白琳看不下去了,当年国营茶厂技术骨干们做白茶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磻溪站在高山上静静看着他们,背靠大山,心中窃喜:我只说海拔;这时候政和不安分了,从山里跳出来大喊,哥有宋代皇家御赐光环,千米以上的山头比比皆是,福鼎那只能叫海边茶。点头白琳磻溪一商量,赶紧藏好库房里成吨成吨的宁德、福安茶,对外联合声明:由于白茶市场持续升温,市面上出现大量由外(zheng)地(he)茶假冒的原产地白茶,请消费者注意鉴别╮(╯▽╰)╭
事实上,所谓的原产地、高海拔、古法工艺、日晒茶、碳焙、非遗传承人、大师手作、有机绿色无农药,这些宣传点和一款高品质好白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其中的某个噱头而把寿眉卖出银针价格的商家比比皆是。当然,土豪请随意。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句话一点都没说错,但并不代表海拔越高茶叶质量就越好,否则的话中国十大名茶就都该颁给西藏了。
由于福鼎是海边城市,不少人就给福鼎白茶冠上了海边茶的名号,说福鼎白茶有“海咸味”。而政和位于内陆群山环抱之间,所以高山茶就成了政和白茶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福鼎的确临近大海,而且由于福鼎白茶的大卖,导致许多原本不适宜种茶的滨海地区都被种上了茶树,这样的海边茶,其品质的确是不尽如人意的,所谓的海咸味说的就是这些海边茶。
但大家不要忘记,福鼎白茶的历史主产区——磻溪、管阳等地是不靠海的,茶园海拔大都在400到600米之间,自然环境优美,终年云雾缭绕,和海咸味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然后我们再来反观政和。政和县全县都有产茶,而整个政和产区是东高西低的地势,世界杯正规买球app可以分为平原区、中部山区和高山区。以东平、石屯等地为代表的平原区,海拔就两三百米,开采时间早、产量极大,是典型的台地茶,原料品质上是远低于高山区的,这一点随便找个当地人一问便知。
所以从大环境来说,以福鼎磻溪、管阳,政和杨源、镇前、澄源等地为代表的高山茶园,都能生长出非常优质的白茶原料。当然,政和海拔1000-1200米高山区制成的白茶,具有更加鲜明的高山茶特质,香高味浓、韵味十足。因而福鼎一些大型茶企每年也会采购这一区域的白茶来和福鼎茶进行拼配,以提高茶叶的整体品质。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同样一亩地,后者的产量远远高于前者。如果你是茶农,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一棵茶树的收成比另一棵茶树多的多,而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又分不清所喝的茶产于哪一棵茶树,那相信你也一定会选择高产的那棵,是吧?
除此之外像政和大白这样的品种,不仅发芽迟、产量低,而且加工难度还特别的大,稍不留神,做出的茶叶就非常的难看。这也是近年来福鼎大白和政和大白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
最近很多茶人都在感叹福鼎的茶园管理实在是“太好太好”了。当然,这个太好是要打引号的。由于市场的持续火热,福鼎当地的鲜叶原料供不应求,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地区化肥农药的滥用愈演愈烈。许多曾经达到出口欧盟标准的茶园,现在也只能勉强通过国标,实在是非常可惜。反观政和,由于知名度较低,生态的人为破坏相对略少一些,尤以其高山茶产区更为优良。
最后说说采摘。从采摘的精细化程度上来说,福鼎一直是遥遥领先于政和的。以往大家评判一款茶是政和白茶还是福鼎白茶,就是去看茶叶外形。比如说白毫银针,福鼎出产的白毫银针是直接从茶树上掐采的,外形圆润饱满,十分漂亮;而政和的银针的茎梗部则会更长一些,白牡丹级别的白茶更加明显。不过近两年在福鼎白茶的带动下,政和白茶的价格水涨船高,采工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现在很多白茶厂家会拿出白茶大规模晾晒的照片来给你看,标榜自家的白茶都是日晒茶。而事实上,如果你真去他的茶厂看一看,就会发现热风机终日轰鸣,十几个小时白茶就出锅了,什么传统古法,都是分分钟打脸的事。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白茶都是通过自然萎凋的方式——福鼎主要是日光萎凋,政和则以室内阴干为主的复式萎凋,来进行生产的,每次需要长达40-60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萎凋方式真心只能是看天吃饭。要做出一批内外兼修、色香味俱全的白茶,不仅需要连续的晴好天气,更需要干燥北风的协助。用脚趾头想一想也知道,遇到这样的天气条件就和买彩票差不多。
加温萎凋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白茶看天吃饭的局限性。从此,萎凋的温度、湿度都可以人工掌控,只要操控的当,就算是恶劣的阴雨天气也照样能做出品质良好的白茶。
所以,对于大多数厂家而言,除了头春银针和牡丹王这样的精贵原料之外,基本都会采用大批量室内加温萎凋的方式来生产。当你再看到上千斤古法日晒寿眉的时候,就该考虑考虑是不是要交智商税了。
不过回过头来说,在天公作美的前提下,搬进搬出、费时费力的自然萎凋的确是能做出顶级品质的好白茶的。
工艺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干燥。对于普通喝茶人来说,比起碳焙之类的噱头来说(照片上有几个铺着白布的焙笼不代表他家就真的懂碳焙手艺,也不代表你喝到的就是碳焙茶),成品茶是否足干达标(含水率7%)则更为重要。高温烘干固然不利于白茶的后期转化,但含水率不达标的茶连存放的必要都没有,在潮湿的南方,这样的茶根本挺不过几个梅雨天就得完蛋。一般来说,大厂茶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非常严谨的,但一些小作坊和农家茶就不太好说了,当你喝到一款汤水特别甜润的新白茶时,就得小心含水率的问题咯。
最后,上几张图来比较一下。白茶的两大主产区范围太大,各个乡镇、山头出产的白茶都不尽相同,这里只能拿几个18年明前大厂的特级样品简单比较一下,不具有任何代表性,大家不要钻牛角尖哦:
福鼎的白毫银针:芽头饱满圆润,胖乎乎的,色泽银白有光泽,外形赏心悦目,更胜一筹。香气清爽,口感较甜柔。
政和的白毫银针:芽头更细更长,色泽为稍暗的银灰色,外形不如福鼎银针光彩照人,但胜在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饱满醇厚。
福鼎牡丹王:福鼎一般是先采银针,后采牡丹王,最优质的早春原料都用在了银针上,故而银针的品质冠绝群芳。相比之下牡丹王就逊色了一些,但价格上也比银针低很多。
政和牡丹王:政和当地茶人大都偏爱牡丹王,相比银针,牡丹王的香气口感会更饱满而富有层次感,每年的政和斗茶赛就是以牡丹王一决胜负的。因而当地开春后会先采牡丹王,后制银针(传统做法是采后去叶抽针),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和牡丹王芽头往往比银针更饱满壮实,优质牡丹王的价格也会直逼银针。
顺带提一句,即使是白毫银针和牡丹王,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明前头采特级银针的价格可以是秋季银针的好几倍,两者在外形和香气口感上也是天差地别。所以有些朋友花两三百买到个白毫银针茶饼,不要以为是商家亏本让你占了便宜,世界杯正规买球app事实上这类银针的成本可能还不如高级白牡丹,下面这位就是。
总结一下,无论是北路福鼎白茶,还是南路(西路)政和白茶,都是历史悠久的白茶原产地,也都有着良好的适宜制作高品质白茶的条件。
至于一款白茶是否正宗,那就要看每一道工序是不是按规矩来,有没有偷懒走捷径!